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廣東
廣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袁古潔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報告全面闡述了法治建設的地位作用、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進一步宣示了我們黨矢志不渝推進法治建設的堅定決心,是我們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宣言,是我們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獻。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我們要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結合廣東實際,把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轉化為一項項具體落實措施,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廣東,持續打造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為廣東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依照憲法法律推進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圖為廣東省最大的憲法全文雕塑墻。人民視覺供圖
一、充分認識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使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ㄒ唬﹫猿秩嬉婪ㄖ螄?、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過去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發生偉大變革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①。在“四個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新時代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同我們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密不可分。廣東省地處“兩個前沿”,發揮法治保障作用尤為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把全面依法治省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制定實施法治廣東建設規劃、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廣東省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黨領導法治建設的制度機制全面加強,推動法治廣東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法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進一步凸顯。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時指出,必須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為經濟特區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之一。歷史實踐充分證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是鞏固和發展“中國之治”的重要保障。
?。ǘ┝暯椒ㄖ嗡枷胧峭七M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雹邳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論創造力,創造性提出了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我們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在治國理政中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大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專門部署,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們黨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生動體現,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規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人類社會法治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
?。ㄈ﹫猿秩嬉婪ㄖ螄?、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實現新時代新征程使命任務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明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法治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廣東要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國前列,必須在法治建設上走在前列,以高質量法治引領和保障高質量發展。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國際競爭越來越體現為制度、規則、法律之爭。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面臨的風險挑戰嚴峻復雜,迫切需要運用法律武器和法治方式應對挑戰、防范風險、反制打壓。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廣東發展行穩致遠。
二、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若干重要原則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新征程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準確把握推進新時代法治建設的若干重要原則,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ㄒ唬﹫猿贮h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之所以能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引。我們要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法治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始終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確保正確政治方向。
?。ǘ﹫猿秩嗣裰辽?。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推進法治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ㄈ﹫猿质卣齽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我們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決不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走西方所謂“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以新的理論和實踐不斷深化拓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走越寬廣。
?。ㄋ模﹫猿謫栴}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法治問、制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深層次法治體制機制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進一步在補短板、強弱項上下功夫,使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
?。ㄎ澹﹫猿窒到y觀念。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把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個法治環節貫通起來,把法律制度、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文化等各個法治要素整合起來,真正使全面依法治國成為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有機融合、運行順暢的系統工程。
?。﹫猿址沾缶?。社會主義法治的各項事業,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大政方針來謀劃、來推進。要胸懷“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總目標,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以法治建設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力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三、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各項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我們要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
?。ㄒ唬娀⒎ㄒI,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新時代十年來,廣東積極推動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省人大共通過174件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省政府出臺政府規章122件,以高質量立法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廣東將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切實以良法促善治、保善治。要進一步完善黨領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推進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提請廣東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會議研究,制定立法報送審議和風險防范的有關工作規程,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廣東省立法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落實。要加大“雙區”和三大平臺建設、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公共衛生、社會治理、涉外法治等重點領域立法和碳達峰碳中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等新興領域立法力度,持續強化安全生產、農村供水、法律援助等民生領域立法,統籌立改廢釋,切實增強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要在立法過程中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立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好用好立法基層聯系點,積極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拓寬群眾參與立法渠道,使立法過程和立法工作成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ǘ┩七M依法行政,著力加強法治政府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這充分體現了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新時代十年來,廣東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努力將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核心競爭力。新征程上,廣東將切實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到更加重要位置,將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要進一步健全法治政府建設考評指標體系,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人民滿意度的測評。加強重大行政決策跟蹤反饋,完善執行主體向決策機關報告決策執行情況機制,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倒查機制。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積極穩妥、科學合理下放行政處罰權。要創新執法監管方式,推進省域治理“一網統管”,繼續全力推動廣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平臺和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臺上線應用,制定跨層級且通用于多執法領域的綜合類行政執法數據全省統一標準,著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要提升執法服務水平,全面推行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制度,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推廣運用非強制性執法手段。要完善與創新相應的包容審慎監管方式,推行涉企“綜合查一次”清單,進一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
?。ㄈ┥罨ǜ母?,切實提高司法公信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深刻揭示了司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近年來,廣東扎實推進司法責任制、司法體制綜合配套等政法改革任務,執法司法質效和公信力持續提升。新征程上,廣東將以更強定力、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深化政法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優化執法司法權力配置,健全政法機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體制機制,持續完善司法責任制。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持續抓好《廣東省刑事案件基本證據指引(試行)》貫徹實施。持續深化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深化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建立健全黨委政法委政治督察和紀律作風督查巡查機制,完善執法司法監督機制。加大食藥環和個人信息保護等重點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全力推進廣東省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建設,進一步擴大跨部門辦案協同成效。
?。ㄋ模┐龠M全民守法,不斷加快法治社會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法治社會是構筑法治國家的基礎,強調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只有全體人民信仰法治、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新時代十年來,廣東著力健全制度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大力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新征程上,廣東將一體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規劃和《廣東省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不斷夯實廣東法治之基。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自覺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全面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推動法治文化與廣東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融合發展,營造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濃厚氛圍。要建設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進一步整合律師、公證、調解、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資源,推出更多法律服務舉措,大力發展現代法律服務業,加快形成“政府+市場+公益”的法律服務資源供給格局。要依法加強社會治理,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法規制度,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提升依法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能力水平。
注釋:
?、倭暯剑骸秷远ú灰谱咧袊厣鐣髁x法治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載《求是》2021年第5期,第4頁。
?、诹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