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城市、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市場經濟活躍,各類市場主體數量龐大,目前實有各類市場主體超過300萬戶,增速位居北上廣深首位。
市場主體持續增長和保有數量,證明廣州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同時,也反映出市場主體在市場退出、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的需求。自2020年深化辦理破產改革以來,廣州法院累計化解債務9887.36億元,盤活廣州中心城區不動產2764.55萬平方米,以高質量的辦理破產機制,保障和激發廣州市場經濟活力。
成立專門法庭
通過智慧化建設實現“快審速裁”
2021年11月9日,廣州中院裁定批準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計劃并終止重整程序。浪奇公司恢復經營,穩定股價并保住上市資格,實現對中小投資者權益的最大保護。
廣州浪奇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照片
這是廣州中院受理的首例上市公司重整,從作出預重整決定之日到最終裁定重整計劃并終止重整程序,僅用時43天。如何做到對遇到困境且有價值企業的“快保護”?
2019年12月,廣州成立專門破產法庭,集中管轄廣州地區破產案件。通過不斷提升破產審判質效,目前該庭已成為全國案件最多的破產法庭之一。
案件數量龐大,必須打好自身基礎,才能實現“質量齊升”。廣州破產法庭建立破產案件“綠色通道”,打破數據壁壘,完成共享數據需求46項,與14家單位實現“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數據共享,存量房處置、對外投資清理、稅務業務辦理等破產程序服務更省時高效,進一步壓降辦理時間和成本。
該庭還建立了破產財產優先網絡拍賣機制,整體提高債權清償率,試點至今累計破產財產網拍成交額21.65億元。探索開展破產案件繁簡分流、清算企業簡易注銷,快審適用率超過70%,快審結案周期123天,實現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快速退出、優勝劣汰。
實現重整案件的“快審速裁”,還得益于廣州法院的智慧建設。通過上線破產案件受理信息自動推送系統、智慧破產審理“智破”系統、破產重整“智融”平臺、營商環境公開平臺等4大平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試點以來,通過“智破”系統免費召開網絡債權人會議共計355場,在線投票表決32002次,劃轉破產資金合計51.01億元。通過“廣州微法院”在線庭審908場,通過“智融”平臺吸引126家投資人與管理人接洽,20家重整企業通過“智融”平臺匹配到投資人。
創新重整機制
幫助困難企業“涅槃重生”
2020年2月26日廣東科利亞公司向廣州中院申請破產清算。該公司曾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民營農機生產企業,省級高新科技企業,擁有百余項專利技術。
科利亞經辦法官走進企業了解企業情況
法院裁定受理后,對企業的重整價值進行準確識別,指引企業由清算轉重整,并在重整期間運用“活封活扣”的方式,維護企業運營能力。2021年4月22日,廣州中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全體債權人得到100%現金清償,公司不轉型只升級,繼續服務鄉村振興。
停業6年情況下實現復工復產,實質上恢復造血功能,企業財產得以保值增值,同時創造了500個就業崗位……廣東科利亞公司的“涅槃重生”,體現了人民法院在疫情期間的責任和擔當。
疫情期間,廣州中院及時出臺2項破產審判工作指引,對于因疫導致一時支付不能的企業,審慎進入破產程序,依法許可企業繼續經營。通過建立常態化重整、預重整識別機制和全流程破產和解機制,幫助413家困境企業擺脫債務危機,重新恢復經營。
此外,制定中小微企業救治和退出實施意見,引導困境中小微企業及時通過破產程序實現再生和有序退出。在辦案過程中靈活運用調解制度,充分發揮調解機制功能,保住市場主體和就業,精準服務保障“六穩”“六?!惫ぷ鞔缶?。
據介紹,廣州中院著重強化破產從業人員培訓,提高服務保障能力。主要做法有允許債務人與主要債權人協商一致推薦管理人,重大案件采取競爭方式選任管理人。在“信用廣州”網站、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中同步添加企業重整信息,及時反映企業重整情況。全面落實國務院創新試點工作要求,與人民銀行、市場監管、住建局、規自局等單位明確優化破產財產解封處置機制,提升管理人對破產財產的歸集和處置效率,推動廣州地區常態化破產工作協作機制再上臺階。定期舉辦“廣州破產法大講堂”、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等系列活動。
【工作成效】
廣州法院“辦理破產”指標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一,獲評全國最佳實踐,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第一。廣州中院“繁簡分流,快慢分道”“清算企業簡易注銷”改革經驗在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三方評估中獲評創新舉措并向全國推廣。廣州中院智慧破產全生態審理系統入選2022年法治化藍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