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佛山市司法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立法工作,緊緊圍繞市委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法治佛山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做好法規規章的審查、指導和綜合協調等工作,主動適應佛山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有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聚焦重點領域、新興領域 做好強有力法治保障
為法治護航佛山高質量發展,佛山市司法局推動出臺《佛山市市場主體服務條例》,深挖市場主體需求,聚焦服務保障,將改革措施和行動方案上升為地方性法規,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同時,還編制市政府2023年度規章制定計劃及2022—2026年規章立法規劃,邀請18個與立法關聯度較大的相關部門參會,召開多場部門座談會,深入了解各部門未來五年的工作方向及立法需求。立法計劃和規劃的編制主要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力求聚焦社會關注的熱點、痛點、難點,著重研究和提出有關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民生領域等方面的立法項目,截至目前,共篩選出19個立法項目并進行初步論證。
“線上+線下”雙驅動 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
線上,佛山市司法局研發上線“佛山市政府立法工作微平臺”,覆蓋立項、起草、審查、公布解讀、評估立法全過程,旨在做深、做實、做細民主立法、開門立法,拓寬公眾參與立法的途徑。微平臺自5月正式啟用以來,相繼開展《佛山市強對流天氣災害防御規定》《佛山市公共數據管理辦法》等多部法規規章的公眾征求意見,目前,微平臺已收集到有效公眾意見3500余條,訪問量超5萬人次,成為佛山市政府立法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渠道。
線下,設立佛山市人民政府基層立法聯系點,印發《佛山市人民政府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辦法》,確定市政府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具體工作機制,遴選27個單位作為佛山市第一批基層立法聯系點,涵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等各類群體。
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單位合影留念。
科學、民主、依法立法一體化 提升立法工作質效
在全年法規規章審查過程中,佛山市司法局共組織召開立法座談會、協調會、專家論證會等21場,通過充分的調研論證確保立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制定出來的法規規章“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在《佛山市廣府菜傳承發展條例》起草階段,邀請9位歷史文化保護領域、法律領域立法咨詢專家,圍繞《條例》中廣府菜定義的準確性、政府部門職責分工的完善性、技術人才培養措施的創新性、人才激勵制度的有效性、老字號傳承方式的可行性等關鍵問題,共提出意見60余條;另外,還完成《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立法調研報告》,對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他地區的實踐探索以及立法方向進行研究分析。
市司法局舉辦《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立法圓桌論壇活動。
率先采用“小切口”立法 推進立法更精細化
佛山推出全國首部針對強對流天氣災害的地方政府規章——《佛山市強對流天氣災害防御規定》,通過“小切口”立法,有側重點、有針對性地作出強對流天氣災害防御相關規定,在上位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氣象災害防御的實際需要;制定《佛山市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細化對工業集聚區建設單位或者管理人、使用人的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工作,補齊工業集聚區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短板,彰顯地方立法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