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安“平安廳”信箱,自2021年5月1日上線運行以來,廣泛傾聽群眾呼聲,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生動譜寫廣東公安新時代“楓橋經驗”。一封封群眾的來信,一件件群眾的訴求,廣東公安“平安廳”信箱都“件件有回復、事事有回音”,讓來信群眾感受到了溫暖與真情。
“我的父親吳錦球慘遭殺害,至今兇手仍然逍遙法外,案件多年懸而未破。希望廣東省公安廳能夠加大偵查力度,早日將兇手繩之于法?!边@名給廣東公安“平安廳”信箱寫信的男子,名叫吳偉國(化名)。信中提到的吳錦球是他的爺爺,由于家中父輩年事已高,作為孫子的他便主動替父親寫了這封信,希望廣東警方能夠為爺爺伸張正義。
一個偶然的機會,吳偉國看到了“平安廳”信箱開通,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為家人解開這個心結。讓吳偉國一家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寫信過后沒多久,當地派出所民警,以及市、區兩級公安機關的刑警陸續來到了他的家中,做進一步的來信回訪。
那么,吳偉國的爺爺吳錦球當年是如何被人殺害,而案件的偵辦又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呢?
這一切,還要從20年前的一個夜晚說起。
據吳錦球的三兒子吳運文(化名)回憶,當天晚上他與妻子突然聽到住在隔壁樓的父親發出的慘叫聲。吳運文本來想到現場看看情況,但是考慮到歹徒可能不止一個人,怕自己也遭到伏擊,情急之下,他趕緊叫妻子前往派出所報警尋求援助。很快,派出所值班民警便來到了他的家中。法醫經過仔細勘驗案發現場,提取了大量的痕跡物證。
天亮后,民警立即展開了全面的走訪調查工作,通過反復梳理受害老人的家庭成員以及社會關系網,民警分析判定,這很有可能是一起劫財殺人案。由于案發時間在深夜,現場及周邊都沒有目擊證人,也沒有公共視頻,因此對于作案人數及其體貌特征,還有作案后的逃跑方向,警方都無從得知。
20年前,刑事技術應用相對比較落后,盡管當年法醫在現場提取了相關的指紋信息,但始終沒能據此精準地比對出犯罪嫌疑人。
20年過去了,偵辦該起案件的刑偵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每一年民警都會復盤此案,但是案件始終沒有進展,這宗積案就像是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每一位跟辦民警的心里。
如今,刑事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數據比對系統不斷完善。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刑事技術民警會同相關權威專家,多次對當年的痕跡物證進行細致的翻查與比對,但都沒有發現新的有效線索。
然而就在辦案民警的偵查工作陷入瓶頸時,一宗近期查辦的酒駕案件卻為此案的偵破帶來了轉機。民警發現,當年案發現場的血指紋比中了酒駕男子鐘某的指紋,通過分析研判發現鐘某作案可能性非常大,于是對其進行抓捕。
在證據面前,鐘某最終承認了當年伙同另外兩人鐘某平、黃某民在旅店蓄謀搶劫并殺害老人的犯罪事實。警方乘勝追擊,很快將另外2名犯罪嫌疑人一并抓捕歸案。經審訊,3名犯罪嫌疑人均對自己當年的違法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一切真相大白,籠罩吳家人心頭的陰云終于消散,多年來的心結也得以解開。
案件的偵破,既是對死者的告慰,給死者家屬的交代,也是公安機關最大程度上回應群眾關切的有力見證。如今,“平安廳”信箱不僅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同時也成為了全省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的“千里眼”“順風耳”。
梅州警方就根據“平安廳”信箱群眾來信反映的線索,成功打掉了一個網絡賭博團伙,贏得當地群眾的交口稱贊。
2021年10月,“平安廳”信箱工作專班收到梅州市民張先生的舉報信,信中反映該市豐順縣有人涉嫌開設網絡賭博平臺。
“平安廳”信箱工作專班第一時間將此線索轉給梅州市公安局,當地警方經過研判后,決定組織刑偵、經偵、治安等警種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
信中被舉報的犯罪嫌疑人邱某飛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警方發現僅僅一周的時間,邱某飛名下多張銀行卡的轉賬金額累計高達150萬余元,這明顯與其職業收入不符,種種跡象表明舉報信里所反映的事情,并非空穴來風。
很快,多名與邱某飛密切關聯的犯罪嫌疑人進入了警方的偵查視線。專案組民警發現,這伙人每天都會聚集在當地的某出租屋內,且進出次數很少。
隨著案件線索的深入挖掘,專案組最終摸清了邱某飛等人為獲取非法利益,在網絡上搭建運營賭博平臺的違法犯罪行為。
2022年2月18日,抓捕時機成熟,專案組展開統一抓捕行動,抓獲邱某飛等犯罪嫌疑人共計9人。經審訊,所有犯罪嫌疑人均對開設網絡賭博平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據調查,該網絡賭博平臺服務器設在境外,平時他們通過線上招攬或利用搜索手機號添加微信好友等形式,以不同金額的福利金不斷引誘賭客入會參賭。
平臺的日常運營主要由三部分人員組成,處于金字塔頂部的是股東,負責出資或提供平臺相關設備;其次是財務人員,主要負責對接賭客進行會員充值;而最底端的則是不斷為平臺帶來新賭客的“客服人員”。
舉報人張先生偶然中聽到賭客李某吹噓自己近日掙錢的門路,且不斷誘惑身邊的朋友一起加入該平臺賺大錢。張先生深知賭博的危險,在苦勸李某無果的情況下,他果斷通過廣東公安 “平安廳”信箱舉報了此事。
“件件有回復、事事有回音”,務實辦好群眾的每一封來信,同步跟進、督促流轉后的辦理、反饋等各個環節,這是“平安廳”信箱工作專班一貫以來堅持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專班民警每天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來信。其中反映的有些問題,看起來似乎“問題不大”,但專班民警深知,對當事人來說,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大事情”。
2021年6月21日下午,一封特殊的求助信出現在“平安廳”信箱里。寫信人是一名叫小慧(化名)的醫生。小慧醫生在來信中寫到,2010年11月的一個晚上,她在汕尾市海豐縣彭湃醫院門口撿到一名棄嬰。
小慧猜測,這個嬰兒因患有先天疾病被拋棄。醫者仁心,小慧無法對此視而不見,決定將她抱回家撫養,并取名“丹丹”。小慧一邊撫養孩子,一邊尋找孩子的親生父母,一養就是十幾年。
由于一直沒有找到丹丹的親生父母,所以丹丹沒有上戶口。但是,丹丹一年年地長大,很快到了上學的年紀。因為無法上戶口,上學就成了難題。
萬般無奈之下,小慧了解到廣東公安“平安廳”信箱,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平安廳”信箱寫了一封信。
接到來信后,信箱專班的民警被小慧撫養棄嬰十幾年的行為深深感動,同時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在核實丹丹與小慧確非親子關系后,民警將丹丹DNA數據錄入“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信息系統”進行比對,并在當地媒體平臺為丹丹發布尋親公告,但一直沒有結果。
2022年3月2日,經過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的共同努力,民警最終將丹丹的戶口辦好,并送到了小慧的手上。至此,困擾小慧多年的難題迎刃而解。
群眾利益無小事,每一封來信,都承載著群眾深切的期許?!捌桨矎d”信箱作為密切警民關系的交流平臺,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它繼續推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